策驰影院
策驰影院
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

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后最好的韦斯·安德森电影?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8-01   浏览次数:10

与其他改编自名家小说的韦斯·安德森电影不同,《腓尼基计划》是一个原创的虚构故事:上世纪50年代,腓尼基国(一个虚构的中东国家,名字灵感显然源于古老的腓尼基人)的军火商兼商业巨擘扎扎·科达(本尼西奥·德尔·托罗饰)屡遭暗杀,遂决定将财产留给女儿莉斯尔(米娅·塞普雷顿饰),而后者从小就被父亲送到天主教教会,成为一名修女。

《腓尼基计划》


全球政府联合起来,试图让扎扎的“邪恶”事业破产,他必须踏上旅途,寻求各色投资人的帮助:腓尼基王子(里兹·阿迈德饰)、美国交通大亨兄弟(汤姆·汉克斯和布莱恩·科兰斯顿饰)、监管水电力项目的堂妹(斯佳丽·约翰逊饰)、扎扎同父异母的兄弟(本尼迪克特·康伯巴奇饰)……与此同时,扎扎也尝试在旅途中修复与女儿之间疏离的关系。


军火大亨和修女,主人公父女角色的设置充满了矛盾和张力。

一个代表着罪恶、利益和暴力,一个代表着正义、纯洁和信仰,但是在这段旅程中,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逐渐向彼此靠拢,完成了各自的弧光:莉斯尔尝试了喝酒、抽烟和扔炸弹,扎扎意识到行善并非需要理由,而是听从心底的本能。


片中形形色色的角色都可以被解读为代表某种观念和立场的符号。

没有实权的腓尼基王子是君主立宪制的象征,喜欢打篮球的美国商人兄弟代表着美国共和党派的重商理念,法国夜总会老板掌管着地下世界的黑道势力——造型活脱脱照搬切·格瓦拉的无政府主义革命者……导演借助着卡通化符号形象勾勒出自己心中的权力蓝图。


公路之旅和家人救赎是韦斯·安德森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两个元素。

扎扎和莉斯尔踏上的是一段《穿越大吉岭》和《水中生活》式的家庭旅程,也要像《天才一族》中的破碎家庭一般,在生死关头重新审视亲情关系。


《天才一族》

扎扎也像亨利·休格(《亨利·休格的神奇故事》)或赫尔曼·布卢姆(《青春年少》)一样,是安德森经常描绘的神秘富豪,性格怪僻,但举止天真幽默。


《亨利·休格的神奇故事》

他虽然有大难不死的运气,内心深处依然充满对死亡的恐惧,这一点从他几次“上天堂”的梦境中可见一斑:最初祖母拒绝与他相认,让他惶恐自己的人生选择是否尽是“不义”之举;最终“上帝”(比尔·莫瑞饰)亲口告诉他“奴隶制是该死的”,他才决心放弃自己的所有财富,维系世界的正常运转。

诚然,《腓尼基计划》的落脚点并非宣扬宗教的力量,而是试图论证:某些善举具有超越不同意识形态的普遍价值,无需“上帝”的指引,听从本能,大家也会知道哪些事情是正确的、美好的。


《环球银幕》专访

《腓尼基计划》导演韦斯·安德森


采访/许文婷

Q:这部电影的片头相当震撼,一下子就让观众觉得有事要发生,请问这个段落是怎么构思的?

A:我希望用这个镜头给接下来的观影体验定下基调。我记得当时我选了那段音乐,非常适合这个角色。剧本里是“他在浴缸里,有人伺候他”,在拍摄现场,本尼西奥·德尔托罗就把他理解的这句话给演出来了。


我们大概拍了三十次吧,现场有很多护士,每个护士都有不同的动作。整个拍摄有点复杂,但完成后,我觉得它很独特,不只是慢动作那么简单,它有另一种味道。音乐是很关键的一部分,整个镜头和音乐配合得像一支舞。

拍电影其实经常是这样——排练和实拍混在一起。这种情况下,音乐几乎变成一场芭蕾舞,是带着编排的。我们是一边排练、一边拍摄,是同步进行的,整个体验一气呵成。


Q:你们拍摄的时候有放音乐吗?

A:有,我们有放音乐。当时唯一以正常速度进行的就是那段片头音乐。我们拍摄用的是高帧率,比如 90 帧每秒。所以,虽然在现场听音乐是正常节奏,但画面出来是慢动作。换句话说,虽然我们用音乐来做编排指导,实际上是在拍慢动作。

对于演员们来说,与如此音乐契合是很难得的,它几乎把每个演员变成舞者。他们不能单纯演自己的戏份,还要知道这一秒钟的动作,和音乐里的哪一拍对应。

Q:你和罗曼·科波拉一起创作剧本时,是否已经在考虑让谁来演了?比如说,写到“希尔达表姐”这个角色时,已经想找斯佳丽·约翰逊?

A:关于希尔达,我们当时想,如果斯佳丽愿意演这个,那她就是最合适的人选。布莱恩·科兰斯顿和汤姆·汉克斯也是,我们写作时脑子里有他们的形象,角色也随之逐渐成形,基本是边写边想着他们来演的。 本尼西奥也是一样。


所以,可以说,很多角色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就已经在心里定了。通常一有这个想法,我就会立刻发邮件,看看他们有没有兴趣,让经纪人们联系一下看看有没有时间。

我记得《犬之岛》时,我们在剧本阶段就已经想好斯佳丽了。剧本还没写出来,我就发邮件告诉她“我们正在筹备这个项目了”, 这次也一样。 我们为了保密,把这部片称为《萨克拉门托联盟》。我还跟斯佳丽开玩笑说,这部片可能是关于我和她的。(笑)

Q:和你合作过的演员都说过,拍韦斯·安德森的电影是没有临场发挥这一说的,因为你在开拍前已经做足了功课,给每个演员一份完整的动画分镜。你觉得你的电影整体风格更像 “剧场演出”还是“电影”?

A:我觉得它当然是电影,因为我们使用了电影语言——镜头调度、剪辑、灯光、音乐——但它又有一种舞台化的感觉。就像前面提到的那场浴缸戏——它其实是一支视觉上的舞蹈。拍摄前,我对演员们说,希望你们已经能“看”到整部电影了。他们都是专业的艺术家,知道要怎么去进入这个世界。


Q:女主演米娅在采访中提到她临时用一张纸巾做了修女头巾,你决定后来修女头巾造型都这样做。这和他们说的在你的片场“没有临场发挥余地”又有点不同,能说一下这个决定吗?

A:(笑) 我很喜欢那个造型,意外又完美。它有一种手工的即兴感,正是我喜欢的那种,有种未经修饰的真实感。我喜欢看到服装和场景设计的手工质感,看到人为的痕迹,看到有人用手去剪裁、拼贴、调色。我觉得这也延续到了演员表演当中,他们不是去伪装成别人,而是演员本人的某一部分通过这个角色被放大、被抽象、被编排了。


THE END
*
*